MENU

常见问题

习俗相关 > 二十四节气

节气:

是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(回归年)来制定的。所以在阳历里节气的日期变动范围很小。

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,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,平分为十二等分,每个分点称为中气,再将二个中气间长度等分,其分点称为节气,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,俗名统称二十四节气。

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,但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,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,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,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,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〈西元一六四五年〉起,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,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,将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,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,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,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,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。

在阳历里每月各有一个节气与一个中气,一般最多相差一两天。

  • 上半年:
    • 节气总是在每月6日左右。
    • 中气总是在21日左右。
  • 下半年:
    • 节气总是在每月8日左右
    • 中气总是在23日左右。

二十四节气:


原始太极图与二十四节气

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(黄道)360°,以春分为0点,分为二十四等分点,两个等分点都相隔15°。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,含有气候变化、物候特点,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。

图中的24等份表示一年中的24个节气,每份又表示十五天的日影盈缩状况。

再将圆圈用六个同圆等份半径成六,每等份代表四个影长单位,表示一个月的日影盈状况。

24个日影长度用曲线相连,阴影部份填黑,即成此图,也就是原始太极图。

立春:
「立」是开始的意思,「春」是蠢动,代表春季开始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
农谚:「立春一日水暖三分。」「雷打立春节。惊蛰雨不歇。」
雨水:
春到人间,这时春风遍吹,天气渐暖,冰雪溶化,空气湿润,降雨量开始逐渐增加。
农谚:「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。」「雨水惊蛰寒芒种水淹岸。」
惊蛰:
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,伏著不动,称为「蛰」。春雷响起,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,将开始出土活动。
农谚:「惊蛰过,暖和和,蛤摸老角唱山歌。」「惊蛰一犁土,春分地气通。」「惊蛰没到雷先鸣,大雨似蚊龙。」「雷打惊蛰前,四十九个阴雨天。」
春分:
春季的中间,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,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,落于正西方,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,昼夜长短相等,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,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。
农谚:「春分有雨家家忙,先种瓜豆后插秧)。」「春分种菜,大暑摘瓜。」「冻了春分。才有夏雨。」
清明:
气候温暖,天气清和明朗,万物开始生长,农家开始春耕春种,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。
农谚:「清明竹笋出,谷雨笋出齐。」「光清明,暗谷雨。」「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。」
谷雨:
谷雨,就是「雨生百谷」。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,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,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,对谷类生长有利。但此时的气候,却时晴时雨,时冷时热,最让人不易捉摸。
农谚:「谷雨前后,种瓜种豆。」
立夏:
夏季开始,农作物进人生长旺季。
农谚:「立夏日晴,蓑衣斗笠随身行。」「立夏不乾,乾死鱼虾」
小满:
满指谷物籽粒饱满,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种粒逐渐饱满,但尚未成熟,未达到饱满的程度,所以叫「小满」。
农谚:「四月八日晴,油菜麦子长两层;四月八日落,油菜麦子光亮亮。」
芒种:
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。又称「忙种」,因为此时晚谷、黍笒夏播作物播种正忙,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,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作物就不好成熟了。
夏至:
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,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,北半球受光最多,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,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,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,过了夏至日,白天渐渐变短,夜晚慢慢加长。
农谚:「夏至不过不暖,冬至不过不寒。」「夏至风西南,路上水成潭。」「‥夏至见晴天,有雨在秋边。」「夏至雾茫茫,洪水漫山岗。」
小暑:
暑是炎热之意,正当初伏前后,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,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,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,由于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,才能把热储存于大气中,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,经过小暑后,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,气候开始炎热。
农谚:「小暑南风十八朝,吹得南山竹叶焦。」「小暑头上一声雷,四十五天野黄梅。」
大暑:
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气候酷热到达高峰,雨水多 。
农谚:「小暑大暑,淹死老鼠。」「小暑凉艘艘,大暑热熬熬。」
立秋:
秋季开始,气温将由热转凉,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。气温逐渐下降植物快要成熟。
农谚:「立秋天渐凉。处暑谷渐黄。」「雷打立秋。乾死泥锹。」「立秋无雨,秋是旱。」
处暑:
「处」是躲藏、终止的意思,表示一年炎热即将过去。但江南一带仍炎热不减,有「大暑小暑不是暑,立秋处暑正当暑」之说。
白露:
因夜间较凉,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,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,于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于地面的花草树叶上,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,称之为白露。
农谚:「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。」「白露雾迷迷,秋分稻出齐。」「白露身勿露。露了冻泻肚。」
秋分:
秋季过了一半,同春分一样,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,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,昼夜平分。
农谚:「白露看花,秋分看稻。」「白露过去是秋分,忙过秋收忙秋耕。」
寒露:
此时已届深秋,天气转冷,夜间露水很凉,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,感觉寒意沁心,寒露风对晚稻危言很大,草木行将枯萎。 故有「禾怕寒露风,人怕老来穷」的说法。
霜降:
开始降霜,天气己冷,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,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于其上。成霜的早晨较冷农作物易受冻害。
农谚:「寒露不出终不出,霜降不黄终不黄。」
立冬:
冬季开始。一年的田间操作减少,农作物收割之后即将收藏,又是冬耕、积肥的大好时机。
小雪:
气候寒冷,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,开始降雪,北方进入封冻季节,黄河流域开始降雪(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),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。
农谚:「小雪现晴天有雪到过年。」「小雪不落雪,大雪满天飞。」「小雪雪满天,来岁定丰年。」
大雪:
天气更寒冷,大雪纷飞,地面积雪,北方进入严冬。
冬至:
严冬来临,进入「数九」寒天。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,北半球受光最少,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,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,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。冬至以后,白天渐长。
农谚:「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」「冬至无霜,矽白无糠。」「头九没落雪,九九如六月。」
小寒:
气候巳比较寒冷开始进入寒冷季节,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。
农谚:「小寒大寒不下雪。小暑大暑田开裂。」
大寒:
正值三九,为一年四季最冷的时节。